电磁换向阀 故障排除
- 作者:中国液压网
- 时间:2011-01-25
- 阅读:123
所以发现从电磁铁与阀体结合面外漏,主要从推杆机构密封处找原因并加以排除。
②从电磁阀阀体与安装底板结合面之间的漏油(图3-41中的2处)
a.由于加工误差,电磁阀〈板式)安装面上各油口P、A、B、O(T)、L孔的O形圏沉孔尺寸深浅不一致(图3-43),使得沉深的O形圈无压缩变形量而漏油。
b.O形圈沉孔底面表面粗糙度度太大,表面上有加工留下的波紋而漏油(图3-44)。
c.O形圈破损,或O形圈未装人沉孔内。
d.电磁阀四个安装螺钉螺纹有效长度不够,或者因安装板上攻螺纹深度不够,看起来螺钉拧紧了,实际上并未拧紧,造成O形圈未有足够的压缩余量形成密封,此时O形圃还可能被挤人间隙。
e.阀体或安装板有缩松气孔。
③工艺螺堵、管接头、工艺闷头的漏油(图3-41中的3处)
a.管式阀的进出油口,因螺纹配合不好,管接头的密封不好而漏油。此时对锥管接头可缠绕聚四氟乙烯胶带,对直管细牙螺纹则更换合格的紫锏垫圈来解决。
b.对螺纹工艺堵头处理方法同上,对于圆柱工艺堵头和钢球堵头则是因配合过松等原因造成,应钻出重新配打。
(6)内泄漏量大
内泄漏量大,导致功率损失而引起系统升温,甚至出现动作失常等故障。
①阀芯与阀孔配合间隙过大,或者因磨掼后间隙大,须修复。正常配合间隙为0,007~0.02mm(通径小取小值,通径大取大值;)。
② 阀芯或阀孔台肩尺寸、沉割槽尺寸不对或超差,或者封油台肩处有缺口拉有凹槽, 使封油长度段的遮盖量减少,造成内泄漏量的增加。
③ 平衡槽的位置尺寸设置不合理,加上切得很宽,也会减短封油长度(遮盖量)。
④ 阀芯外表面或阀孔内表面拉有较深轴向沟纹。
⑤ 工作油温过髙,大于70℃。
⑥ 阀芯与阀孔因毛刺造成偏心,偏心的环状间隙泄漏量是未偏心时的2.5倍。
⑦ 阀两端的定位尺寸不准确(包括弹簧压缩长度),造成阀芯移不到位,或移位过头, 两种情况均改变封油长度。
可针对上述原因,分别采取对策。
(7)压力损失大
通过额定流量时的阀前与阀后压力之差称为压力损失。压力损失转化为热而导致油液温升发热。压力损失偏大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 通过电磁阀的实际流量远大于电磁闽规定的额定流量。特别是在差动回路中必须仔细考虑,因为此时经过阀的流量远远大于由泵供给的流量。
② 阀芯台肩尺寸或闽体沉割槽距尺寸不对,或阀芯因某种原因移动不到位,造成阀开度小,而压力损失超差。
国外的一些阀均规定了在一定工作压力下的使用流量值,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超过使用流量,不伹压力损失大,而且会产生换向不良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