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业要求欧盟消除歧视
- 作者:中国液压网
- 时间:2011-07-21
- 阅读:769
四年的努力终有收获。中国在与欧盟关于紧固件的贸易争端中最终获得了胜诉。
在7月15日发布的报告中,世界贸易组织对欧盟的申诉作出最终裁决,认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碳钢紧固件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对此,冯金尧也不无担心。他分析说,世贸组织裁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中关于单独税率的法律规定违反世贸规则,欧盟有可能会据此采取拖延战术,通过先行修改条例跟我们打太极拳,“这就要经过多国会议表决等程序,时间会拉得很长。”
“而对紧固件企业来说,尽快取消高达85%的税率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当务之急。”冯金尧强调说。
与此同时,业内也不乏对欧盟一直不采取措施的担心。对此,程永如告诉本报记者说,从裁决到执行还有一个过程。“正常情况下,裁决后有一个合理执行期,双方可以进行磋商,但最长不能超过15个月。磋商一般是善意的。如果对方逾期不采取措施,WTO就授权报复。”
但这在历史上很少发生,一般最终双方都会协商解决。
“事实上,欧盟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不公正待遇,不但使中国紧固件行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也给欧盟市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中欧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冯金尧告诉本报记者说,“这是中欧紧固件制造商和经销商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他告诉记者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紧固件产品大多是低端产品,与欧盟企业主打的高端紧固件产品根本不构成竞争,完全是互补关系。“从跟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一些欧盟国家的贸易商、制造商交流的情况看,欧盟的做法实际上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现在他们被迫到越南、印度拿货,而那里的产品不但价格高,质量和交货也不稳定。”
“希望欧盟认清形势,尽快采取措施,纠正其不当之处,撤销不合理的反倾销税率,回到公平贸易上来。”冯金尧呼吁说,希望今后加强中欧紧固件行业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促进双方的经贸关系保持在健康、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