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高端装备制造:大国神工崛起
- 作者:中国液压网
- 时间:2010-10-23
- 阅读:67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在国家对新兴产业的目标规划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要达到15%的占比目标,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策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未来支柱产业来进行扶持和发展。2010年10月1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于高端装备制造的范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干支线飞机制造——
攀登高端制造制高点
飞机的航线主要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是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线;支线就是除这些干线以外的航线。干线飞机一般使用载客量和航程大的“大飞机”,大飞机主要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大型运输机,或150座以上的客机;而支线飞机主要为起飞总重在50-100吨之间,50-150座的客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空客380,其起飞重量已达到560吨,而当前我国仍无力制造起飞重量100吨以上的飞机。而我国唯一一款支线飞机ARJ21目前仍在适航取证中,预计2012年可交付使用。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包含了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两大项目。其中大型运输机项目由中航工业承揽,而大型客机项目则由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负责。中国商用飞机公司2008年正式成立,其高管包括一位中央委员,两位中央候补委员,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大飞机项目的重视和决策层对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协调和资源整合要求的考量。
我们预计大飞机项目仅研发试制的投入就高达500亿元,该项目将跨越三个五年计划:“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是开展大飞机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十二五”期间开展大飞机型号设计试验、试制并完成首飞,此外军用大型运输机有望交付使用;“十三五”期间取得大型客机C919的适航取证,并开始投放市场。当前中国商飞首型支线飞机ARJ21正在进行适航取证,预计2012年将投入市场;中航工业的大型运输机预计将于2013年首飞,2014年交付使用;中国商飞的C919将于2014年首飞,2016年将交付客户使用。
无论是军需还是民用,大飞机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2020年前未来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考虑到我国民用航空市场的需求,C919未来的销售至少为1000架份,销售收入将超过2500亿元。未来随着飞机制造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支柱产业,航空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无疑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主要涉及飞机总装、发动机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航电通信产品制造、航空材料等各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