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周二举行的国家统计局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提前于今天(20日)上午举行。这是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第二次更改原定安排。此前在9月份,因为中秋节放假,国家统计局将9月统计信息提前到中秋节前发布。而就在中秋节假日的最后一天,央行“双降”政策出台。因此,此番再度提前发布日期,又引发了市场的猜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振荡多变的不利影响,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体运行良好。
李晓超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作为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连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很大影响。中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动荡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
李晓超说,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努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4.5%,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17亿元,增长10.5%,回落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8714亿元,增长10.3%,回落2.4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初步统计,夏粮产量12041万吨,同比增长2.6%;早稻产量3158万吨,比上年略增6.2万吨;秋粮在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共同推动下,再获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预计将创造新的历史记录,连续5年增产。棉花和糖料产量基本持平,油料产量恢复性增加。肉类产量继续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前三季度,生猪出栏增长5.8%,生猪存栏增长6.6%。
2.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企业利润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9月份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8%,集体企业增长9.6%,股份制企业增长1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2.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6.0%,轻工业增长13.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3.6%、19.2%和17.1%。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685亿元,同比增长19.4%。在39个工业大类中,3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46亿元,同比增长27.0%,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871亿元,增长27.6%(9月份增长29.0%),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375亿元,增长23.3%,加快2.1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2.8%、30.2%和24.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21.7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7%、35.4%和29.5%,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
4.国内市场销售增速继续加快,城乡消费均较快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9月份增长23.2%),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65573亿元,增长22.0%;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1055亿元,增长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