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工程机械第六届营销高峰论坛暨2008代理商年会报道
主题:中国宏观经济:挑战、调整及其对工程机械行业影响
演讲嘉宾:应惟伟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背景
内部环境有喜有忧
奥运会成功举办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与此同时,今年是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人民币升值、三鹿奶粉事件、部分地区矿难、沿海地区企业破产、股票市场与楼市的剧烈波动等,也从不同侧面凸显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急需调整。
外部环境变幻莫测
次贷危机的深化导致西方国家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西方国家2009年不易恢复景气。
石油价格难以回到2003年前的低位,不排除再次回到高位的可能。
美国政府启动了70多年来最大的救市政策。辩论非常激烈。
这是美国50年来最大的金融危机。
独立的投资银行趋于消失。金融监管与金融生态发生剧烈变化
次贷危机的含义
第一阶段:部分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与投资银行破产(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
第二阶段:最大的两家经营非次级抵押贷款的房贷机构破产,以及几大著名投资银行破产(第四大的雷曼破产,)最大保险机构(AIG)濒于破产。
美国政府被迫救市。
美国金融体系进行艰难调整
美国经济运行方式被迫转变,减少贸易赤字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二、中国宏观经济短期挑战
1、继续防止通货膨胀。我们的CPI下降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价格管制,所以不可掉以轻心。
2、如何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沿海地区受到的打击特别明显。
3、防止资产价格大起大落。许多地方政府利用楼市刺激经济增长犹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看起来很美,实则后患无穷。
4、如何调控人民币升值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完全停止。
5、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需求波动加大,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矿产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中长期挑战
深化改革与利益集团阻碍
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增长动力减缓(在此背景下还有劳动合同法的乌龙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