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机械和建筑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和建筑设备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我国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711亿元,同比增长27.41%;完成工业增加值8635亿元,同比增长27.7%。机械工业的一些主导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发电设备产量为7138万千瓦,同比增长90.87%,位居世界第一;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接近40万台,居世界前列。2005年上半年,机械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
然而国内机械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隐忧。据统计,我国机械行业的年利润仅为56亿元,仅占销售额的1.4%,远远没有走上质量效益型行业的道路。行业的整体素质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
(1)产品性能急待提高,如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环境和舒适性较差、质量可靠性较差。
(2)套件质量低下。
(3)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4)我国重型机械的贸易逆差仍然较大,某些机械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被国外产品占去绝对主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根据《建议》精神,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机械行业中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行为将逐步增加;机械行业中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环保设备、矿山设备、铁路等轨道交通设备、大型石油化工设备、现代化农业机械等将在未来几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回暖。前景分述如下:
(1)预计随着国家对铁道、公路、机场、码头和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大,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有所改善,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2)我国已经是农业装备生产大国,但是整体技术水平尚处在发达国家初级阶段,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偏低。由于国家继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产品收购实行顺价政策,预计大型农机产品生产降幅将明显降低,农业运输机械将保持适度增长,小型、专用农机具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态势。
(3)我国机床行业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平稳高速增长,预计中国机床市场的未来将结合数控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向构件简约化、结构紧凑化、配置模块化和部件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4)化工机械行业: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一五”期间持续快速增长,该行业的传统名牌优势产品仍将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石油化工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需要的设备将有较大发展空间;节能高效单元设备将有巨大市场;环保设备开发创新将成为化工装备新的增长点;石油化工装置规模化,将带来设备大型化;石油和化工产品储运设备将获得特定的市场份额。
(5五金零件行业:DIY产品将成为五金市场新宠。易安装,便于维修,且可自行装配的产品及工具将大受市场欢迎。今后我国的五金产品也将走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