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2008年第一季度并不乐观的宏观经济预期,机械行业如历年的旺季将不会出现——但仅仅是推迟而非消失。
货币收紧及成本上升带来压力
2008年,政府将实施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会采取包括调整银行利率、调整进出口税率等措施来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国民经济增速将会放缓。工程机械简单规模扩张的行业增长模式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而领先企业将表现出更好的增长弹性。
从成本来看,至少在未来3-6个月,工程机械行业成本上涨压力将较为显著:(1)铁矿石涨价推动的钢材成本上涨;(2)可能的煤电联动及差别电价;(3)非钢铁材料价格可能保持平稳,但化工材料价格或迅速提高;(4)半成本及零部件价格在成本推动下提升。这些都将对工程机械行业旺季的出现产生消极影响。
国产20-25吨挖掘机看好
与自重13吨以下的小型液压挖掘机相比,20-25吨挖掘机更适合市场需求。20-25吨产品按销量至2007年5月占比已达到约54.2%,较2007年2月提高约6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同期15吨以下产品则由40.9%下降至32.8%。小液挖应用成本高于20-25吨挖掘机是其短期在国内市场难以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从近期来看,20-25吨产品占比将呈现稳定提高的趋势。
挖掘机依然由国外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07年全行业的销量达到6.1万台左右,市场总规模为285亿元;柳工和三一重机占20-25吨挖掘机的总体份额约8.0%。庞大的需求吸引国内工程机械骨干企业进军20-25吨挖掘机市场,预计柳工及三一重机2008年挖掘机销量将分别达到3400台、2800台,市场份额分别提升至4.4%、3.7%左右。三一重工、柳工等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拥有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挖掘机产品推广将不需要过多成本投入。除了柳工及三一重机外,中联、山河等公司将在今年进入20-25吨挖掘机市场。
涨价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2008年,工程机械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首先,新兴市场国家(包括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及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将依然高速发展,国内工程机械的主要出口市场仍将强劲增长(如下图:亚洲及新兴市场国家占据了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主要市场);其次,我国装载机、汽车起重机等产品出口的增长,不仅仅是因为廉价,而且是因为国产工程机械已表现出综合的竞争优势;综合而言,国产工程机械较国外企业产品价格低约15%-30%,尽管人民币升值速度在加快,但是通过提升产品价格等手段可以较好地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风险。
国内市场表现可谨慎乐观
受一季度紧缩的宏观政策影响,工程机械销量可能出现短暂的同比下滑;但全年市场总量增长仍将保持明确的增长:(1)汽车起重机行业总量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08年全年增速将达到约22%-24%,约2.2万台(不含塔吊);(2)预计2008年挖掘机总销量增速将适度回落至约22%,但按柳工及三一重机的2008年计划(基于调研及估算),以及中联、山河等企业的规划,国产20-25吨挖掘机2008年销量应达到11%-12%的市场份额;(3)装载机压路机仍将维持温和的增长势头。